人類學家、共同合作人、體驗建築師,這三種角色「憑什麼」改變未來?
活動筆記 | IxDA Taiwan:決定未來的10種人
2022世界互動設計日(IxDD)的主題為「本質與觀點 」, IxDA Taiwan以《決定未來的10種人》來詮釋,邀請李梅君、張為雲與曾科融代表書中人類學家、共同合作人、體驗建築師等三大類角色,分享她們「憑什麼」改變未來。
IxDD 2022 : 本質與觀點
世界互動設計日(World Interaction Design Day, IxDD)是每年IxDA(互動設計協會)的全球性活動,2022年的主題為「本質與觀點(Fundamentals + Perspective)」,旨在透過觀察目前互動設計實踐的本質、並提出大家的工作是如何在變化的觀點,而IxDA Taiwan也在9/27同步舉行2022世界互動設計日活動。
決定未來的10種人,3位女力分享
隨著時代演變,IxDA Taiwan觀察到有些人在職場、社會、組織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,但這些人在做的事情已不太能用傳統的「職位」來概括,因此引用《決定未來的10種人》書中的角色分類,邀請李梅君、張為雲與曾科融等女力分享對自身經驗及對未來的觀點。
李梅君 — 田野工作的愛、真實、與心碎
人類學家(The Anthropologist),學習類角色 — 觀察人類行為,並深入瞭解人在身體上以及情感上,如何與產品、服務,和空間產生互動,進而帶給組織新的學習和新的見解。
什麼是人類學?可以吃嗎?
你想像中的人類學家長什麼模樣?是在叢林裡跟土著們抽雪茄的人?還是蹲在地上檢視古墓出土骨骸的人?當人類學家解釋什麼是人類學家,他們又會怎麼說?梅君老師用了這樣可愛又鮮明的形容:
人類學家是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
可愛又迷人的(反派)角色
她認為人類學家對於研究對象要有(無以復加的)愛,因為有時田野會屢戰屢敗、而研究結果也不見得會被研究對象或普羅大眾給接納;田野中的他們也用各種自己理解的方式融入、成為對方,就算在研究對象眼裡看起來像個小孩。當觀眾問到梅君老師作為人類、人類學對她的意義是什麼?她認為是「謙虛的了解研究對象」,並表示從事人類學家是一種「自我認同」而非職涯規劃。(BTW他們也不研究恐龍,都說了是人類!)
人類學起源:文化、歷史、生物、語言上對「他者」的想像
人類學源自西方人發現世界上還存在著「他者」,進而開始探索「他者」;隨著時代演進,也逐漸從殖民者視角轉換成當地人視角,發展出田野調查、民族誌等研究方式,改由「他者」的角度去理解。梅君也提到人類學家也和社會學家不同,社會學求的是《見樹又見林》的架構,但人類學比較像是坐在船上、一路從上游往下游去的觀察,但不求見林。
如《文化的詮釋》作者Clifford Geertz認為文化是人自己織出並居於其中的「意義之網」,文化帶出了意義而非只有行為本身;而Clifford在巴厘島的田野中與當地人看鬥雞被警察追的經驗,也說明了田野契機對人類學家來說是多麽可遇不可求的。
Man is an animal suspended in webs of significance he himself has spun, and I take culture to be those webs.
而民族誌之父Bronislaw Malinowski(今晚一口氣認識了好多人類學家XD)使田野調查更往親身參與、沉浸場域與長時間蹲點的方向發展,使人類學家一職擺脫過去「搖椅上的人類學家」的稱號。
永遠遲來的洞見 — 人類學家對文化、殖民的反思
不過,人類學家的工作真的這麼偉大、美好嗎?現代人類學之父Claude Lévi-Strauss的《憂鬱的熱帶》描繪了田野工作過程中的不安與反思;而《寂寞田野》這民族誌之父充滿爭議的個人日記,更揭開了他在田野中不為人知的黑暗面。
「田野工作的進行方式是 ,在還沒結束前,絕不浮上岸喘口氣」 — 以文化與性別研究聞名的Margaret Mead,其著作《薩摩亞人的成年》亦曾被批評不貼近事實,因她在田野當下並非與當地人同住,且她的女性身份不能參與部落集會等,被認為當時她對薩摩亞社會結構的觀察有所限制。
即便如此,Mead另一著作《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》中,描述女性在不同族群中被賦予的不同權利地位,相較當時西方社會未有男女平權,這對於女權思潮更有所推動。晚期在相同領域、專注在女性及女權的Ruth Behar,則是「右手寫論文、左手寫散文」;她的散文集小說靈感不免來自田野工作的經驗,種種對於文化、殖民的反思 — 那些「永遠遲來的洞見」。
給田野調查初心者的4本中文工具書
(乾貨來了)對於想進入田野工作的夥伴,梅君老師推薦以下幾本讀物;老師也提到左岸文化有出一系列的書,想延伸閱讀的同學也可同步參考。
張為雲 | 從藝術思維打造團隊協作
共同合作人 (The Collaborator),組織類角色 — 把各式各樣的團體匯集起來,而且經常在群體中帶領大家,創造出新組合和跨領域的解決方案。
用一整個聚落的力量,來打造一場美麗煙火
在開始分享前,為雲拿出一包當天出爐的貝果,邀請全體參與者進行一場即興的以物易物實驗,看看在她的分享結束後、這包貝果可以換到什麼? — 雖然我聽過換到房子的故事,仍然滿驚訝現場有觀眾換到一支手機(認真?!)、還有社群帳號的(笑)
有著傳播+藝術學位的為雲,曾經也在大型媒體公司任職,前後執行《小王子的藝想世界75 周年特展》(Curate then select)、《走進大師的腦內:李奧納多·達文西-光影體驗展》(Select then curate)等不同性質的策展專案。
永遠對得到的答案保持疑問、追求最佳解
透過摸索找出「天命」的她,笑說「創業是創傷的開始」(畫線),雖然一次次的策展背後都有超乎想像的工,她仍覺得策展過程中最有趣的是brainstorming的過程;她也提到break、resemble、redo是藝術工作者常用的流程,也就是不斷地打破、提問和重組,找出更多的可能性,來跟對方align腦中構想。
目標設定->溝通協調->善用工具->同理心
協作工具推薦:
- Xmind 心智圖,brainstorming好夥伴
- Asana 專案管理、工作流程視覺化
- Slack 方便分類及留存檔案的通訊軟體
- Google Workspace (前身G Suit)
策展:創造、溝通、協作,三位一體
為雲也分享了她認為一枚策展人所需具備的人格特質:樂觀、溝通力/同理心、企劃/羅輯,因為策展人(Curator)是創造者(Creator)+溝通者(Communicator)+協作者(Collaborator)三位一體的角色,並非一個單打獨鬥的角色,要能集眾力、並在轉化之後透過不同的媒介去說故事。
曾科融 | 共享廚房:讓理想生活在現實
體驗建築師 (The Experience Architect),建造類角色 — 所設計出來的消費體驗令人折服,超越了產品表面上的功能,在更深的層次當中和客戶的需求,包括隱藏和外顯的需求,連結在一起。
從研究經驗取經,自己來處理痛點
今晚的最後一位講者科科,在一場意外後她從設計改行到研究員,展開長達七年的研究工作;然而,她漸漸感受到研究結果不一定被採用的失落、又期待可以實際將觀察到的痛點解決— 於是KOOK Living共享廚房誕生了。
當九成的人不煮飯
光是拿起鍋鏟,就值得拍照記念
空間是生活的載體,把使用權交給用戶
科科看準了台北難找到完整的廚房空間好好下廚的痛點(敝人點頭如搗蒜),將KOOK Living定位在提供「高互動x高隱私的聚會活動」場域,運用她多年的使用者研究經驗,透過焦點團體訪談(focus group)、讓小幫手在活動中訪談客戶需求等,逐步以prototype調整商模,最終打開了包場制的市場,更迅速拓展新據點。
設計重點:
- 降低門檻
透過商模設計、服務設計來實現 - 提供彈性
讓用戶決定空間長什麼樣子,放進自己的東西、使用者就有家的感覺
(有人租空間來辦婚宴、料理大賽⋯) - 提供像家人一樣的協助
小幫手是背後的小精靈,不干涉活動進行,用戶自主性高
這三種角色「憑什麼」改變未來?
Panel discussion觀眾問到,想聽聽講者們覺得自己在做的事,是如何改變未來的? — 你也屬於這三種角色嗎?你的答案又會是什麼呢?
梅君:與其說創造未來或改變未來,學著練習怎麼面向未來
為雲:去創造我們的期盼,為未來帶來一些期盼
科科:舞台設計師把舞台設計好,大家願意創造的才會是未來
[筆者三兩事]
Jade,新聞系畢,前行銷經理,待過女性消費與不動產相關品牌;現任AgileGirls社群&某神秘跑團幹部。不旅遊毋寧死信奉者,剛從歐洲long stay回來,在行銷-產品-UX間徘徊,目標是有天能隨地上班。關注女力、科技、永續議題,可能與你在各社群活動相遇,歡迎加一下LinkedIn :)
感謝你的閱讀!也希望你能拍手作為鼓勵❤️